淡水禮拜堂〈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是加拿大傳教士馬偕親手設立之教會,
也是北部第一所基督教會,
左側鐘樓正面窗戶上的就是--『五魚二餅』的彩色鑲崁玻璃。
『五魚二餅』福音主題的彩色鑲崁玻璃
『五魚二餅』彩色鑲崁玻璃的上圖
『五魚二餅』彩色鑲崁玻璃的下圖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彩色鑲崁玻璃就位在鐘樓的側面窗戶上
鏡頭拉近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福音主題的彩色鑲崁玻璃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彩色鑲崁玻璃的上圖
『客西馬尼園的祈禱』彩色鑲崁玻璃的下圖
現在的淡水禮拜堂是1993年加拿大傳教士馬偕的兒子偕叡廉親自設計重建,
為了慶祝傳教60週年紀念。
淡水禮拜堂外觀是哥德式尖塔的紅磚建築,
柱頭以小帽尖裝飾,
左邊則是高聳的鐘塔。
從淡水捷運車站找到熱鬧的中正路,
沿著中正路直走約5-10分鐘,
在三叉路口有一座小型的三角形公園,
就是馬偕紀念公園。
在馬偕雕像的左方向弄內直視,
淡水禮拜堂即映入眼簾。
轉入巷內會先抵達馬偕醫院舊址,
淡水禮拜堂坐落於旁,
這張照片是由馬偕醫院舊址的窗戶看出去的淡水禮拜堂的院子。
淡水禮拜堂是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淡水禮拜堂進入崇拜會堂的階梯
淡水禮拜堂的崇拜會堂步開放參觀,
但仍可經由透明門窗一窺奧秘。
氣窗上鑲崁著蘋果綠和寶藍色的彩色鑲崁玻璃,
讓聚會所顯得莊嚴又清新。
淡水禮拜堂院子內的小鐘臺,
鐘的下方是紀念馬偕的名言『寧毀不銹』,
「仰望歷史的長空,彷彿仍清晰聽到馬偕:
「寧願焚毀,不願銹壞」的呼聲,也看到熊熊的火炬高舉。」
---------------摘錄 曹永祥著
寧毀不銹--馬偕博士的故事
文經社 2010/06/05
淡水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的歷史沿革:http://www.ntpc.gov.tw/web/SG?pageID=35496
這是1933年淡水禮拜堂剛落成的泛黃老照片,此時窗戶上並沒有彩色鑲崁玻璃,
1986 年屋頂因傳統屋瓦維修困難,故採用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
也將傳統玻璃改為鑲崁彩色玻璃。
淡水禮拜堂正前方的窗戶
淡水禮拜堂的側寫--從左邊的停車場取鏡
貼近停車場圍牆邊拍到的『客西馬尼園的祈禱』彩色鑲崁玻璃
鐘樓頂端的兩扇彩色鑲崁玻璃窗,
由棗紅色和深藍色玻璃鑲崁而成。
下端的長方形窗戶貼的是塑膠窗花,
顯然受陽光照射久了已明顯褪色;
但上端呈尖拱型的窗戶,
是由黃、綠、藍色玻璃鑲崁而成,
色澤卻仍亮麗光彩。
淡水禮拜堂側邊的美麗白色窗櫺
淡水禮拜堂一樓側面的塑膠貼花玻璃窗之 一--朵朵玫瑰花,
隱入在一人高的磚造圍牆內。
淡水禮拜堂一樓側面的塑膠貼花玻璃窗之二一--藍色葡萄串,
隱入在一人高的磚造圍牆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聚會時間的看板
由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於1872年創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參觀當天就有兩對新人在此取景拍婚紗照,
淡水禮拜堂的確是適合拍婚紗很美的景點。
淡水禮拜堂前的階梯和景點介紹休憩區
淡水禮拜堂前的階梯和景點介紹休憩區的裝置藝術
馬偕街歷史
馬偕街舊名龍木井,是昔日滬尾街通往砲台埔、紅毛城的曲徑小道。因清代馬偕博士以此地為其宣教和醫療的基地,影響北台歷史深遠,戰後更名『馬偕街』以為紀念。
由於淡水港埠發展 ,此地華洋雜處,東西文化交流,故深具歷史之人文特色,街景也因此充滿異國風情,早在日本時代即已和蘭風、南蠻味著稱。加上沿途風光秀麗,浪漫幽靜,詩情畫意,早已為遊人學子必遊之處,更是文人畫家創作靈感的泉源之地。
過去因缺乏都市景觀規劃,以及街民改建,風光已大不如前,但馬偕街因多處古蹟及觀景點,仍為淡水最具特色的街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