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獅頭山公園--三面臨海
西臨磺港漁港
東為水尾漁港
北側為東海,
屹立於金山岬東側450公尺的海面上的為著名的燭臺雙嶼,
號稱為「燭臺雙峙」。
神秘的海岸步道,可賞奇石。
野柳岬和基隆嶼盡收眼底
獅頭山公園導覽地圖
獅頭山公園導覽地圖--放大版
從磺港社區內的燭台雙嶼地標旁入口,
開始往上爬獅頭山公園囉!。
磺港社區公園旁入口處
往燭台雙嶼880公尺的指標,
真的只要20分鐘內就可到達目的地,
看到赫赫有名的燭台雙嶼矗立海中。
蕨類生活史
獅頭山公園內的蕨類植物---假蹄蓋蕨
獅頭山公園內的蕨類植物---黑心蕨
獅頭山公園內的蕨類植物---水龍骨
很快就會看見好運道--彌勒佛
請不要抓著彌勒佛的鼻子 ,好嗎?
彌勒佛的右手邊是特別的木削步道
不久就會來到這座關景亭,
如果想眺望一下磺溪和磺港漁港,
可拾級而上。
遠處的磺溪和磺港漁港
到燭台雙嶼是600公尺 的指標
步道沿路的樹叢中隱約可見磺港漁港就在獅頭山山腳下
右手邊一處白浪一波波的沙灘赫然出現眼前,
令人驚豔,
這是哪裡?
水尾漁港和金山海灘。
視野再往上挪移一下,
這是哪座山?
來個特寫鏡頭,拉近一點看,
答案揭曉:野柳岬,
原來這兒就可遠眺野柳岬全景,
只走這幾步路就可看到此美景,
真是超值!
速速和野柳岬來張全家福照吧!
咦!照偏了,只照到野柳岬左邊的海面!
大轉彎處,是小下坡。
右邊有一步道,
走進去來趟探險之旅吧!
會帶領我們到什麼絕佳的關景景點呢?
果然曲曲折折的通到一處涼亭,
是眺望野柳岬的絕佳關景亭。
反正是不遠!
植物群落的垂直構造
走累了路邊有原木野餐桌椅可供休憩
三面看板上介紹這兒的小生物群落
緊接著又有另三張原木野餐桌椅,
這個三面看板上介紹這兒的蕨類植物。
水龍骨,石葦,假蹄蓋蕨
巢蕨,全緣貫眾蕨,腎蕨
解說看板
磺溪
磺港目前是個以延繩掉為主的港口,其西北部的沙灘從前為漁民『牽罟』捕魚的場所。
磺廣之所以叫磺港是以有磺溪之故,
而磺溪之所以叫磺溪乃以有溫泉之故。
大屯火山群
是目前台灣島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活動遺跡,由安山岩質的熔岩和碎屑疊覆而成,
地熱由南像北遞減呈階梯狀向海洋緩降,形成淡水到金山的火山岩海岸,
經強勁東北季風和海水侵蝕,形成豐富的地表變化。
金山岬西南方的金山海灘長達500公尺,此處海水澄淨蔚藍,砂質真密,
夾至於金山彎和獅頭山西麓的磺溪注入磺港,發展成漁村聚落,
加上岬角阻擋東北季風風勢,使得港口靜浪小極適合漁船停泊。
磺港目前是個以延繩釣為主的港口,
其西北部的沙灘從前為漁民『牽罟』捕魚的場所。
〈西北部的沙灘就是現在的金山青年活動中心的海水浴場〉

夾至於金山彎和獅頭山西麓的磺溪注入磺港,
發展成漁村聚落,
加上岬角阻擋東北季風風勢,
使得港口靜浪小極適合漁船停泊。
再一個轉彎處,
哇!浮於海面上的燭台雙嶼就在望了!
再右轉,便可親近燭臺雙嶼。
林投樹叢外的燭臺雙嶼原和陸地相連,
是金山岬角的尾端,屬沉積岩地形,
日復一日在海水的親石下而崩塌,
於是與路地完全分開,是台灣獨一無二的勝景。
憑欄聽潮、觀海、賞這座天然的海蝕柱---
一座出自造物者之手鑿成的大自然裝置藝術,
又由偉大造物者的天然海洋頻障的手保護著。
地殼變動基準點就在這觀海平台中央
燭台雙嶼上有許多海蝕洞,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未受太多干擾。
燭台雙嶼因其形如蠟燭而得名,又名『夫妻石』。
形成的原因是地盤上升,由隆起的礁岩所造成之海蝕柱。
燭台雙嶼形成的原因是地盤上升,由隆起的礁岩所造成之岩柱,
經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獨留下堅硬的部份孤立海中,
形成典型的海蝕柱。

西近眺金山岬
燭台雙嶼東邊的海面
旅遊景點介紹上最常出現的經典畫面--金山獅頭山公園中的燭台雙嶼&中正亭景緻。
位於金山獅頭山公園東側約450公尺,因其形如蠟燭而得名,
其之形成乃因是地盤上升,由隆起的礁岩所造成之海蝕岩柱。
中正亭是崖頂是中秋賞月的絕妙景點--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前後遊客如織。
中正亭也是看日出的最佳地點,太陽從海平面浮出的霎挪 ,
柔和金雲的光芒,遍灑汪洋之中--晨曦之美!
中正亭也是崖頂最佳觀賞海景的休憩點
此刻覺得造物者離我好近好近,心中滿溢感動和感謝-----
金山獅頭山公園燭台雙嶼的上空--雲淡風也輕
燭台雙嶼所在位置---東海,海天一線。
到今天我才知道,雙燭台嶼遠眺近看氣象萬千,看千百回也不厭倦!

全家福&燭照片台雙嶼大合照
往神秘海岸的小徑途中,會看到一處廢棄的碉堡,碉堡寫著「北37」,
堡上方「毋忘在莒」四字已剝落一大半。 從這個碉堡的瞭望口,正望見燭台雙嶼,
彷彿電影畫面中的燭台雙嶼。
繼續前進神秘海岸
林投樹夾道叢生,木樁上貼著紅色警語:斷崖危險!
危險區域:獅頭山公園中正亭下方步道岬角礁石區
危險區域於下列時間禁止進入:
1. 發布颱風警報為警戒區域
2. 預測平均風力達8極巨浪,浪高6尺以上時。
觀看燭台雙嶼更佳的視野,原來是在此呢。
由此遠眺野柳岬
陡峭而降的階梯
原始壯麗的豆腐礁岩平台,海蝕地形豐富,更是裡想的磯釣場。
礁岩岸邊的層層乳白的浪花泡沫
崖頂上的燭台雙嶼一
從神祕海岸步道拾級而下,
端坐奇岩怪石上,
耳聽驚濤拍岸,眼觀瑰麗的燭台雙嶼。
崖頂上的燭台雙嶼二
海蝕平台上許多奇岩怪石,視野遼闊
奇岩&燭台雙嶼-------
正值夕陽西下之際,燭台雙嶼像被太陽打上自然的燈光,
這天燭台雙嶼,
不論遠拍或來個特寫,張張照片都美。
海蝕地形豐富
風陣陣吹來,海浪似乎愈來愈大了。
東海海面驟吹起強風,
海浪打在燭台雙嶼上,
碧綠的海面上,
激起一波又一波乳白色浪花,
岸邊拍打著海洋的節奏
由此處可通往水尾港的防波堤,途中會經過海蝕洞。
氣象萬千的燭台雙嶼,
那天的此刻我才漸漸知道,燭台雙嶼即使在同一天也有不同的面貌。
澎湃的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野柳岬和基隆嶼盡收眼底
海浪開始洶湧了起來
小小孩該速速離海岸線遠些的安全區域一
小小孩該速速離海岸線遠些的安全區域二
大孩子此刻卻受驚濤駭浪吸引了去
聽海潮滔滔聲
看海浪澎湃激昂
驚濤裂岸
一個大浪捲來,該回隊伍中整隊一下,確保安全!
真是一處神秘且動人心弦的海岸,
大自然切割的海蝕線,好奇裡面有沒有住著什麼生物?
這多樣的海蝕地形令人流連久久,不忍離去!
神祕海岸的礁岩上激起朵朵浪花,和前方的燭台雙嶼,
形成一幅綺麗的海岸奇景!
小小孩的左腳大拇指因被海蝕礁岩割破流血了,( 回到車上才發現的 )
所以拉著爸爸的手慌慌張張的找回來時的神祕海岸步道,

一溜煙的消失在上坡路的步道。於是只拍到其他遊客的身影。
欣賞一下下-----
神秘海岸步道綠意盎然的濱海植物,
在這初秋的微微涼季節。
放眼滿滿海岸山坡都是林投樹遍佈成林,
像鐮刀般的鋸齒狀葉片,小心從旁經過不要割傷了!
喜歡群居的林投樹在神秘海岸步道上是夾道叢生,
妝點步道顯得分外美麗且充滿生命活力。
有時高達3尺的林投樹林成排的為遮蔭蔽暑的好所在 ,
像鐮刀般的鋸齒狀葉片上的銳刺,來個大特寫鏡頭吧!
夕陽西斜,
拉長的身影攀爬在海岸步道上。
頻頻回眸,這對迷人的『夫妻石』--燭台雙嶼。
頻頻回眸,這對迷人的『夫妻石』--燭台雙嶼。

金山活動中心的沙灘上海浪一波波的滾去,目送即將西下的斜陽。
磺港漁港因東方獅頭山的屏障,船隻似乎無感驟吹起的東北季風,
仍靜謐安詳的停泊在波紋不興的安全港彎中。
夕陽餘暉,反影入森林,復照金山獅頭山公園的小徑出口處上。
夕陽山外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