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路思義教堂為貝聿銘與東海大學首任建築系主任陳其寬共同設計。來台中必遊景點;台中地標;是一座基督教禮拜堂;路思義教堂名稱的由來及開放時間;如何到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路思義教堂名稱的由來:
為紀念1897年來華宣教的美國牧師亨利·溫特斯·路思義(Henry W. Luce)
,由其長子美國的《時代雜誌》、
《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Mr. Henry R. Luce),
捐資興建。


路思義教堂為貝聿銘與東海大學首任建築系主任陳其寬共同設計。
1954年籌畫,始建於1962年9月,並於1963年11月落成。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是一座位於台灣台中東海大學校園內,
為東海大學校園的地標和精神象徵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也是台中的地標


因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的特殊建築風格,
常出現在世界級的建築雜誌上。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是一座基督教禮拜堂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的黑色大正門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開放時間:
東海大學學校上課期間,
每週一至週五  09:00--11:00
                      & 17:00--19:00
如遇有特別聚會時,暫停對外開放。
〈於校牧室、學校公告欄公佈〉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主日崇拜時間:
第一堂主日崇拜    8:30-- 9:30
第二堂主日崇拜    9:45--10:45
第一堂主日崇拜  11:15--12:15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位於整個校園的中心


西接教學區的文理大道


東接基督教活動中心 & 女生宿舍
基督教活動中心


女生宿舍


東海大學早期樹木尚未繁密之前,
校園內幾乎任何一處都可看到路思義教堂。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高19.6公尺,
是一棟約7層樓高的單體空間建築。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素以貝聿銘在台唯一建築聞名。


 建築界認為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賴以揚名的雙曲線薄殼設計者,
是陳其寬。


1956年貝聿銘提出磚砌的圓拱造型構想....,
但陳其寬考量台灣多地震決定採用雙曲面的薄殼建築。

陳其寬說他是由花瓶聯想到中國的一線天,
經過反覆裁切設計發展出的創意曲線。


建築本體由4片經改良的拋物線雙曲面的牆面組成,
強風地震來臨時,
4板塊間相互支撐,
代表同心合一,患難與共的愛心和信心。

周聯華牧師曾在奉獻路思義教堂時的證詞中說道:
若從正面看教堂,
前面兩張板塊代表祈禱的雙手,
後面兩張較高的板塊代表慈愛上帝環抱的臂膀。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內部空間設計無任何樑柱


從教堂外的大草坪走進教堂後,
參觀者的眼光會自然沿著屋面曲線上升至屋脊天窗,
並延伸至屋外的芎蒼,
寧靜的心靈倾身對造物主的敬畏與讚嘆。


路思義教堂建築東西向的配置設計,
讓上午的陽光可以透過玻璃,
投射到位於西端的聖壇和十字架上,
讓參加聚會的會眾能領略耶穌基督超越時空的恩典與大愛。


路思義教堂擁有令人驚歎的空間美學和建築巧思


路思義教堂外牆覆貼著黃橘色菱形的磁磚,
菱形的磁磚中心鑲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瓦釘裝飾,
呼應了內部的結構系統,
也暗示了中國文化的傳統與民族現代性,
超越西方現代建築的理性思考。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綿延至天際的黃橘色菱形磁磚的外牆一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綿延至天際的黃橘色菱形磁磚的外牆二


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是青年貝聿銘的代表作,
是台灣現代建築的里程碑。


斜陽下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碧草如茵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旁草坪


每年只有一天夜路晚思義教堂是光彩奪目,
那就是每年的12月24日的耶誕夜,
可以來一睹浴著光的路思義教堂。


而每個東海人對路思義教堂後門的共同記憶是:
大一新生剛入學不久後的合唱比賽,
比賽場地就在路思義教堂內,
時間是晚上,
魚貫的從思義教堂後門入內合唱比賽,
比賽的指定曲一定是:慈光歌。


如何到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
搭公車至『台中榮總站』下車→東海大學校門口


→約農路筆直走


約5-8分鐘盡頭即可見教堂。

【地址】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181號




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
對路思義教堂的精采解說

路思義教堂
        路思義教堂是由美國路思義家族捐款興建而成的,其不僅為東海大學的精神指標,更是台灣唯一在世界性建築雜誌中露臉的建築物。
        教堂的設計由規劃東海大學校園的幾位大師: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先生等人完成。民國五十二年路思義教堂竣工完成,它不論在其選址立意上、建築上、精神上都有許多精采的想法、見解與小故事:它位於東海動線(約農路、文理大道、德耀路、大學路)的交點,是地理(教學區、宿舍區)中心,也是信仰中心。
        在大眾的觀感上,「曲線型」的美,讓人感受上揚的曲線和上帝的關係,整體造型有人覺得像倒置的船底,亦有人說像振翅欲飛的鳥,還有一說是像雙手合十的祈禱狀。它的四周是一片自然而空曠的草地,一副隨時歡迎你進入的感覺,不會說是一座教堂就不讓你親近,而是一直要到從門口進入時,才會感受到它嚴肅的氣氛,神靈的氣質,由此可看出東海的宗教教育特性是趨於柔和而不霸氣,強調的是生活上的潛移默化,而非強迫的接受。
        它是台灣最早使用「薄殼」技法的建築,四片區面水泥對教堂亦樑亦柱亦牆。牆與地的接觸四周加以凹槽,一則以利排水,再則,教堂的四個立面就會感覺像從地底下長出來一般。教堂屋面外部覆貼琉璃瓦,用以保護水泥屋面,防水兼去垢,菱形面磚是因較易於適合曲面的鋪設,同時又與內部格子樑走向相同,面磚上每隔一排便有乳突釘頭裝飾,藉此釘頭所形成的線條,把雙曲面的曲度更強烈的表現出來,黃色是因其為傳統中國的正統色。
        民國六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郵政總局特別將其列為台灣風景區郵票中的一張,印製成郵票發行,廣為流傳。
        因此路思義教堂不只是一棟建築物而已,更是具有「文化資產」的建築。對東海來說,它可是最重要的建築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