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慈光歌Lead,Kindly Light--慈光歌和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是所有東海人大學生活的曾經共同記憶,大一新生盃的合唱比賽的指定曲和指定場地。

                  
慈光歌
Lead,Kindly Light

1.    懇求慈光,導引脫離黑蔭,導我前行,
       黑夜漫漫,我又遠離家庭,導我前行,
        我  不  求 主  指  引  遙  遠    路    程,
        我 只 懇  求,一  步  一  步   導    引。

2.   向來未曾    如此虛心求主,導我前行,
       我好自專,隨意自定程途,直到如今,
       從  前  我  愛  沉  迷  繁  華    夢    裡,
         驕  痴  無  忌,舊  事  乞  莫  重    提。 

3.    久蒙引導,如今定能繼續,導我前行,
        經過洪濤,經過荒山空谷,夜盡天明,
        夜  盡  天  明,晨  曦  光  裡   重   逢,
        多  年  契  闊,我  心  所  愛   笑   容。


                         
普柔浮傳教士訓練中心聯合唱詩班獻唱「慈光歌」。


    1981年楊愷華弟兄在東海大學著名的路思義教堂,參加合唱比賽唱了一首指定曲--『慈光歌』,過了2年,我也在同一地點唱了同一首歌。慈光歌和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是我們倆大學生活的曾經共同記憶的一部份,我根本忘了東海大學的校歌怎麼唱,但我卻可以一字不漏的唱完整首『慈光歌』。
      2005年6月4日我受洗成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员後不久,當我發現聖詩選輯48首有收錄這首歌時,內心十分感動,當時將時光向前推移了20多年,我一字一句和著音樂唱著,細細品味歌詞的意涵,似乎道盡了我這些年來尋尋覓覓的歷程。以前我從未懇求慈光的指引,但驀然回首,原來主慈愛的雙手一直引導著我,在黑夜,在洪濤,在荒山空谷中,告訴了我夜盡了就會天明,"我好自專",我一直堅信是我用“自己“的力量,去面對一切的逆境、挫折,“直到如今”認識了救主,才知道主是如此疼愛我,賜給我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而在歸信的過程中,我祈禱渴望主的指引,主馬上給我許多的應許,我知道天父和耶穌基督很愛我,我多麼肯定知道是主慈愛的雙手牽引著我“導我前行”,感謝主一步步導引,讓我們楊家庭來到天父的跟前。
        今年是2013年,我加入教會也匆匆過了8個年頭,前2個月新板唱詩班在聖安息日獻唱了這首歌,那時我的思緒飛囘30年前1983年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內我年輕無憂的時空,我正參加新生盃合唱比賽,唱著同一首歌同樣的第2部合聲,慈光歌於是成為我最喜歡的聖詩歌之一,現在在每星期天的下午1:00唱詩班的練唱時間,是我很喜歡又珍惜的美好快樂時光,我深深感謝主賜給我們新板支會有唱詩班,感謝音樂主席楊蕭智慧姊妹、司琴楊承翰弟兄和指揮楊道弟兄,感謝他們無私熱情的服務,讓我們可以一起用優美的歌聲來讚美感謝神。


周聯華牧師曾在奉獻路思義教堂時的證詞中說道:
若從正面看教堂,
前面兩張板塊代表祈禱的雙手,
後面兩張較高的板塊代表慈愛上帝環抱的臂膀。


路思義教堂為貝聿銘與東海大學首任建築系主任陳其寬共同設計。
1954年籌畫,始建於1962年9月,並於1963年11月落成。

陳其寬說他是由花瓶聯想到中國的一線天,
經過反覆裁切設計發展出的創意曲線。
建築本體由4片經改良的拋物線雙曲面的牆面組成,
強風地震來臨時,
4板塊間相互支撐,
代表同心合一,患難與共的愛心和信心。


每個東海人對路思義教堂後門的共同記憶是:
大一新生剛入學不久後的合唱比賽,
比賽場地就在路思義教堂內,
時間是晚上,
魚貫的從思義教堂後門入內合唱比賽,
比賽的指定曲一定是:慈光歌。


慈光歌&路思義教堂
---原稿寫在小本詩歌本中2005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